close


我覺得《京戲啟示錄》的劇情比較悶一點,但這不是指它不好,而是因為它所含的意境較深,要特別去花心思感受,幸好,劇中幾個有趣的角色和橋段讓整個嚴肅的劇情帶有輕鬆的氣氛,譚艾珍演的趙夫人和朱德剛演的趙掌櫃,是最有喜感的角色,他們倆在謝幕時也獲得極大的喝采。而我個人覺得那二段樣板戲的部份除了笑果十足外,也非常地諷刺。共產黨穿著軍服披著披風,將對話以京戲的方式唱出來,再配上京戲的武打動作,整個不協調的畫面讓我忍不住放聲大笑,但在這個笑聲中,也包含對當時社會的嘲笑,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竟被當成標準樣板上台演出,且只能演出這種東西,實在是令人感到悲哀。


其實,《京戲啟示錄》對李國修來說,也算是一種catharsis,他對父親及孫婆婆的遺憾,也藉由這齣戲抒發出來,特別是孫婆婆,她一直希望梁家班的故事能搬上舞台演出,但她卻早先一步離開人世,在最後風屏劇團正式演出時,台下的某坐位甚至打了一道光,告訴觀眾孫婆婆就坐在那邊。風屏演完之後,孫婆婆到舞台後找梁老闆那段戲,真的非常令人感動,她在看完戲之後,把飾演梁老闆的演員當成是她真正的丈夫梁老闆,對他說出當年那段話,而這位演員梁老闆,也很體貼地說出當年孫婆婆真正想要聽到的話。這個場景即使是我現在回想起來,眼淚仍止不住地掉下來。


看完這部戲之後,那時常在舞台上出現的一桌二椅,我才明白,這原來是京戲的固定場景,每一幕都會出現,而上來收拾的人就是檢場,這一桌二椅就代表了京戲的精神,也在這齣戲當中從頭貫穿到最後,而甚至是在風屏劇團的演出或對話當中,這些檢場仍出來搬動桌椅,看起來很突兀,因為一般應該是該幕結束才要搬動桌椅,但他們卻在演出及對話當中搬動,頗讓人感到意外,這樣一個動作,使我覺得我現在看到舞台上的一切,全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,又將觀眾拉高一個層次來看這齣戲,但「如果情感的遺憾只能靠著空洞的想像來填滿,那麼你眼前的一切是戲還是人生?這重要嗎?」,因為李修國的這句話,又把我的思緒拉回舞台上,對於這個後設的角度,它重要嗎?有意義嗎?眼前的一切是真是假,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?原本疏離的觀眾,再次進入劇情當中,觀眾與演員,台上與台下,又交錯在一起,真實與虛幻之間,模糊不清,不僅是這個舞台,甚至是每個人的人生,都是真實與虛幻交織而成。




後記:《西出陽關》、《女兒紅》、《京戲啟示錄》三部戲,我覺得《京戲啟示錄》的佈景、道具用的最少,比較沒那麼華麗,但是意境卻是最深的。
梁家班有一場景是後台的戲,後台的演員們在準備上戲,整個舞台是把景佈置成後台,後面則是戲中舞台的前台,前台有三名演員一直在演京戲,這部份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那三位演員只有影子投射在背景上,可是他們仍然真槍實彈地耍刀槍,而且持續到該幕結束,這裡非常成功地營造出前台真的在演戲的感覺,而不為人知的後台也正在發生許多事情。對沒什麼戲劇欣賞經驗的我來說,這種將舞台翻轉過來的演出方式真的相當特別,也非常有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種花的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