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個人覺得原作者費滋傑羅真是厲害,能構思這麼有趣的點子。雖然我沒讀過原著,
但改編的電影同樣地吸引人。
片子開始就是一位身體虛弱的老太太,躺在病床上,聽著女兒唸班傑明的日記,
回憶過去的事情,故事也就此以倒敘的方式展開。再加上剛開始提到那座倒著走的時
鐘,兩個倒退的時間,呼應著班傑明的人生,同樣往反方向前進。
剛出生的班傑明就因外表而被父親丟棄到養老院,或許很殘酷,但我覺得這樣
說不定對他才是最好的。若在一般的家庭中成長,他極有可能遭到嘲笑,或被關在
家裡,禁止外出與人接觸。可是在養老院裡,除了照護人員以外,都是老先生、老
太太,他們看到班傑明,也不會太驚訝,畢竟經歷過漫長的人生,或者心智退化,
總之,在他們眼中,班傑明和他們沒什麼兩樣。但反過來說,這是否意謂著不論老
年人或者新生兒,一個是人生的尾端,一個是人生的開始,卻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相
同的狀態。
在養老院成長的班傑明,接觸到的人、事、物,都和一般的小孩不同,特別是生
與死的更迭,因此他比別人有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死亡這件事。同時,由於他的外表,其
青少年期的經驗和際遇,也遠比同齡的人來的多。雖然他的身體異於常人,但上天也給予
他另一扇窗來認識這個世界。
逆向生長的班傑明,在中年時,和正常人的人生終於有了交錯的時候,這也是他
唯一能和黛西在一起生活的時刻。可惜,即使兩人相愛,卻因各自的時間往反方向前進,
不得不分開。雖然感傷,然而班傑明為了孩子及不希望造成黛西的負擔,悄悄地離開,也
不禁令人佩服。
班傑明在接近人生末端時,真的愈變愈小,心智也同樣地在衰退,最後也回到了他生長
的養老院裡,黛西就像在帶小孩一樣地照顧他。最終,他以嬰兒的樣子,於黛西的懷中逝
去。結局完整地呼應了開始,新生與結束,都是同一個點,兩手空空地來、兩手空空地離
去。每個人都是從這個點開始,繞一個圓圈回到起點,班傑明也一樣,生長於養老院,去
世於養老院,只是他的方向和一般人相反,然而,整個歷程基本上不都相同嗎?
我覺得片名的中文翻譯相當不錯,《班傑明的奇幻旅程》,看這部電影時,就像
在體驗班傑明的奇妙人生旅程一樣,但同時也讓觀眾體會到旅程不論出發的方向為何,最
後都會回到同一個地方。